罗平23.5万亩小黄姜迎来采收期,预计农业产值将突破10亿元

[南方生姜网-图片加载]
眼下,正值小黄姜收获时节。罗平县各地的小黄姜陆续开始采收上市,姜农们正抢抓农时采挖生姜,刚挖出来的小黄姜堆满田间,一派丰收好景象。
[南方生姜网-图片加载]
走进罗平县罗雄街道幸多禄村,满目的姜株郁郁葱葱,随着一把把鲜嫩的小黄姜破土而出,清香浓郁的气息扑面而来,70多名村民正在忙碌地采收着黄姜,村民将挖出的生姜进行剪枝、去土、打包、装车,大家忙得不亦乐乎,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南方生姜网-图片加载]
[南方生姜网-图片加载]
罗平县享有“小黄姜之乡”美誉,具有悠久的小黄姜种植历史,土壤、环境、气候都非常适宜小黄姜的生长。为提升产业优势、产品优势、竞争优势,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引导群众走产业化发展模式,建立了“企业+合作社+姜农”利益联结机制,合作社统一组织农户,统一种植、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现已从以前的各家各户零散种植,逐步走上了规模化发展的道路。种姜户陈木林今年种了40多亩小黄姜,今年他家的小黄姜收成不错。看着正在采收的小黄姜,陈木林心里别提有多高兴。据他介绍,今年由于市场行情较好,他的小黄姜很早就被收购商预订,除去各种成本,收入可观。
[南方生姜网-图片加载]
[南方生姜网-图片加载]
“我今年大概种了40多亩,姜今年也还算可以,订给贵州老板,一个月前就订好了,五块三的价格,可以拔得一百多吨,总的可以卖50多万。”罗雄街道幸多禄村种植大户陈木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每年小黄姜收获的11月份至次年1月份,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收购小黄姜。早在一个月前,不少客商就来到罗平,向姜农预订生姜。“我们提前20多天,这些姜就订了差不多了,每年在400吨左右。这段时间就拉了进冷库,去年存的姜,到今年二月份基本就销售光了。”收购商杨龙清说道。为了打造稳定的小黄姜销售链,罗平县建成了小黄姜冷链物流中心,有效延长了小黄姜保存时间。
[南方生姜网-图片加载]
[南方生姜网-图片加载]
“目前,罗平县小黄姜产业进入采收期,平均销售单价在5块左右,预计农业产值将超过10个亿,来收购的客商主要有广东、浙江、贵州的比较多,其他省份也有客商来这里采购。”罗平县农业农村局生姜推广站站长葛丽清告诉记者。
相比之前客商到姜田看姜,再下订单,罗平县还积极探索“线上零售+线下批发”销售模式,借助电商、微商、抖音直播等网络销售平台,通过线上销售人员进行直播带货,创建线上营销平台和线下服务体系,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拓展市场空间。
[南方生姜网-图片加载]
“直播间的家人们,这些小黄姜都是我们刚从地里现采收的,我现在就在它的产地,云南罗平县……”在忙碌的小黄姜采收现场,几位网络主播正热火朝天地面对直播镜头,和搭档一边介绍一边展示罗平小黄姜,将优质小黄姜展现给网友,助其销往全国各地。“现在我手上拿着的这个是来自我们云南罗平高原山区种植的小黄姜,我们在这边带货已经差不多一个月了,它深受广大网友的喜欢,品质好,我也推荐这个小黄姜给广大网友来品尝。”网络主播娇妹面对镜头说道。
[南方生姜网-图片加载]
今年,罗平县生姜技术推广站加大科技推广和运用力度,强化与西南林业大学土壤熏蒸专家韩庆莉科研团队合作,指导更多的小黄姜种植大户,采用土壤熏蒸技术改良种植土壤种植小黄姜。其次,推广水肥一体化覆膜种植技术,帮助种植户降低种植风险,达到提质增效。同时,组织更多的本地有技术的种植大户送技术进田间地头,示范引领种植户做好种、管、收等各个环节,确保小黄姜稳产增收。罗平县农业农村局生姜推广站站长葛丽清表示,“今年我们推广了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采用此技术的种植户平均亩产增加1500公斤左右。”
[南方生姜网-图片加载]
据介绍,2023年,罗平县共种植小黄姜23.5万亩,预计产量50万吨、农业产值突破10亿元,全县约3万户农户种植小黄姜,带动10万余人季节性或长期参与到小黄姜种植、管理、采收、加工、运输、销售等全产业链各环节,真正让群众共享产业发展效益,为推动乡村振兴筑牢坚实基础。近年来,罗平县立足资源禀赋,锚定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战略目标,不断探索做大做强做优小黄姜产业,持续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现目前,罗平县已经成为滇桂黔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小黄姜集散中心、加工中心和贸易中心,是云南省生姜产业区域发展龙头,全国知名生姜主产区和世界优质小黄姜核心产区。
[南方生姜网-图片加载]
罗平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罗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侯映 李苏楠 朱辰松 毛虹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