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生姜收获的是块根,是长在土壤里的,所以要获得高产,就要深翻土壤达到30cm以上,细犁耙细土块,开厢做畦。每块田的四周要开好边沟,较长的地块可在田中开腰沟,防止受涝。播种时合理密植,行距70cm,株距21cm,亩密度为4500窝……”近日,在镇宁自治县江龙镇荣兴村生姜蔬菜种植基地,记者看见镇宁自治县的技术人员正在为农户作生姜高产栽培技术培训。
听完技术人员的讲解后,村民们分工有序,有的在基地旁拌种、有的在地里根据专家指导种姜。松土、放姜种、施基肥,田间地头,机械轰鸣、人来人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记者了解到,2019年,江龙镇平台公司在荣兴村流转土地发展小黄姜产业,并在荣兴村开展脱毒小黄姜试验和示范种植100亩。如今,荣兴村生姜蔬菜种植基地发展为380亩,除了种植生姜,还种植得有菜豆、茄子、芋头等蔬菜,还成为镇宁小黄姜优质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集群化示范基地,带动更多百姓增收。
镇宁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蔡汝翠指导完农户栽种小黄姜后,告诉记者:“镇宁小黄姜生育期较长,4月播种,11月采收,出苗后的田间管理非常重要,在6月和8月要进行多次追肥,接下来,我们技术人员将跟踪服务,指导姜农进行科学施肥浇水及防治病虫害,促进小黄姜产业提质增效。”
一旁的农户冯文凤说道:“我今天特地来学习生姜种植技术,专家说得很好,哪个月该做什么都说得清清楚楚。我们这里几乎家家都种植了生姜,我家也种植了2亩生姜,我除了管护自己家的生姜,还会到基地来务工,市场价好的时候我家一年靠生姜产业能有2万到3万元的收入。”
2020年“镇宁小黄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目前“镇宁小黄姜的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和“镇宁小黄姜种植技术规范”已编制完成并颁布,丁旗街道、扁担山镇、马厂镇等乡镇建立了多个示范基地。
该县2023年小黄姜种植面积达14.67万亩,产量32.66万吨,产值12.69亿元,覆盖带动农户4.2万户,户均收入2万余元。2024年该县将稳定小黄姜种植面积在14.5万亩,预计产值达10亿元以上。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婷婷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