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过,收姜忙。
近日,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因远镇安定社区大班碧小组400多亩小黄姜喜获丰收,通过绿色有机种植的小黄姜亩产达3吨多。
拔姜、去叶、清土、装箱……在元江县大班碧村生姜种植地,一把把饱满金黄的大芽小黄姜破土而出,姜农们按照合作社的标准,将优质的小黄姜装箱过秤,忙得不亦乐乎。
“我家今年种了153亩的生姜,每亩产量达到3吨多,每亩毛收入预计有1.1万元左右。”大班碧小黄姜种植大户金玉芬说,“姜种好后,合作社直接收走,我们不用操心卖的问题。因为有合作社的支持,我们家才敢租那么多地来种姜。”
据介绍,大班碧村海拔1600多米,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的土壤,非常适合种植优质小黄姜。按合作社无公害种植要求,这里的小黄姜亩产可达3吨半,而且外形饱满、肉质金黄、姜味浓郁、辛辣十足,品质非常好,主要销往罗平县和山东、贵州、四川等地,市场反响很好。
大班碧小组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自2020年开始发展生姜种植,在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坚持以有机化、特色化、标准化建设“一村一品”,通过土地流转扩大规模,小黄姜种植面积从80亩发展到今年的400多亩,预计产量达1200多吨,为农民增收400多万元。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无公害小黄姜成为大班碧村哈尼族群众增收致富的新产业,“一村一品”初现雏形,乡村振兴“姜”来可期。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李春丽 杨茜 通讯员 董艳 王芳 摄影报道
一审 杨茜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袁熙
主编 严云
终审 曹婕